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舒兰市残疾人联合会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3220283MB128886XJ/2024-10592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舒兰市残疾人联合会
成文日期: 2024年03月25日
标      题: 舒兰市残联2024年工作要点
发文字号: 舒残字〔2024〕1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25日
索  引 号: 13220283MB128886XJ/2024-10592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其他
发文机关: 舒兰市残疾人联合会 成文日期: 2024年03月25日
标      题: 舒兰市残联2024年工作要点
发文字号: 舒残字〔2024〕1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25日
舒兰市残联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全市残疾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入实施《舒兰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一、全面加强残联党的建设
  (一)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和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与实践。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两个确立”的核心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残疾人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正确,深化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残疾人事业新发展。
  (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和吉林振兴的重要论述及指示。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和指示转化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果,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得到有效执行。
  (三)强化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厚植为民情怀,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残疾人领域意识形态风险点排查,筑牢残疾人领域安全屏障。坚持开展调查研究,弘扬“四下基层”精神,深入联系服务广大残疾人,在解决问题、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短会、发短文,规范督察、检查、考核,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落实“五化”闭环工作法,目标牵引,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强协同配合,促进各项任务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工作成效上,切实把“蓝图”变成“实景”。
  (四)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确保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地见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落实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不断深化纠治“四风”,持续优化残联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实施“残联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万村残疾人行动”,制定《舒兰市“残联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万村残疾人行动”2024年工作计划》,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监测对象全部纳入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加大帮扶力度。开展农村困难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实施“智志双扶”项目,全市扶持474名以上农村困难残疾人发展生产,为56名农村困难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落实金融助残项目,帮助残疾人劳动就业增收。
  (六)丰富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体系。配合教育部门强化数据共享,协同推进健全县级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配合做好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工作,落实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相关政策,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实施好扶残助学金政策。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盲文,认真落实《第二期国家手语和盲文规范化行动》。
  (七)织密兜牢残疾人社会保障网。配合民政等部门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或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强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数据和参加养老保险情况数据比对,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应补尽补,稳定残疾人参保率。以规范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居家服务规范化水平,为50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三、 促进残疾人就业 
  (八)全面完成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推动促进残疾人就业十大行动等项目落实落细,开展《舒兰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2022-2024)年》总结工作。
  (九)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扩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规模。认真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联网认证“跨省通办”工作。推动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自主就业创业、集中就业等政策落实。
  (十)多渠道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培训。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队伍建设,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能力。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走访拓岗、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洽谈会等活动,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
  四、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等服务水平
  (十一)推动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推进措施和工作机制,为2900名残疾人和未持证残疾儿童提供基本康复服务,确保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到90%以上。认真做好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推广工作。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要求,加强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动态管理,加大康复救助资金投入,做到应救尽救。充分利用现有医疗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服务设施设立本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为残疾儿童提供就近康复救助服务。加强残疾人基本型辅具补贴制度实施情况调度和研究,完善配套措施,做好辅具适配服务机构准入等工作,不断满足残疾人辅具适配个性化需求。落实好开展精神残疾特别是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精康融合行动等工作,推动精神残疾儿童医疗、教育、康复等工作的深度融合。
  (十二)持续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认真总结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发挥作用情况和农村康复设备进乡村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多渠道推动康复训练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机构、残疾儿童康复定点服务机构、社区康复协调员等残疾人康复服务专业化培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配合卫健、人社、民政部门等做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和工伤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工作。
  (十三)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健康维护。做好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宣传,组织开展第八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等。加强与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部门信息比对,全面准确掌握残疾人健康服务工作,及时制定补短板、强服务措施。持续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积极协调卫健部门为残疾人在医疗机构就医提供便利服务。积极发挥各级协会和社会组织作用,加强不同类别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
  五、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
  (十四)营造自强与助残良好社会风尚。积极开展第34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持续推动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大局,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不断提升事业影响力。大力推进残疾人慈善事业发展、志愿助残活动开展,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倡导社会爱心人士、社会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等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残疾人,努力惠及更多残疾人。
  (十五)进一步加强宣传文化工作。坚持将残疾人事业宣传纳入全市宣传大局。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增强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残疾人工作领域风险,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强化宣传和引导,围绕残疾人重大节日、活动和中心工作,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惠残政策宣传、成就亮点宣传、典型宣传。多形式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周”“送文化进基层”等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活动。做好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自强典型、扶残助残典型的挖掘报道工作,讲好残疾人故事。
  (十六)推动残疾人体育均衡发展。举办残疾人健身周等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激发残疾人体育健身热情。加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体育服务能力。积极推动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开展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
  六、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十七)加强残疾人事业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吉林市残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广泛开展残疾人普法行动,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救助工作,努力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质量。
  (十八)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为25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整合资源,规范项目开展,高质量完成年度改造任务。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加强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促进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培训、体验等活动。
  (十九)强化残疾人权益保障。继续推动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政策实施。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宽畅通残疾人信访渠道,做好残疾人信访积案化解工作,落实信访事项“一网通办”和重要时间节点“零报告”制度,推动信访问题解决在初始和萌芽状态。认真办理人大、政协交办的议案、建议、提案,积极做好残疾人参政议政服务工作,保障残疾人政治权力。
  (二十)强化残疾人事业支撑保障。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进一步加强绩效目标、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
  (二十一)防范化解残疾人工作领域风险挑战。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增强风险意识,筑牢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残联系统和残疾人服务机构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坚决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坚持底线思维,严格履行保密制度,落实防谍、防泄密工作措施,强化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绝对安全。
  七、持续推动残联改革和基础建设
  (二十二)全面落实中国残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结合省市残联八代会精神,明确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八代会精神得到深入落实。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确保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残疾人服务项目得到有效实施,并启动“十五五”规划的前期研究。
  (二十三)深入推进残联改革。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级残疾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持之以恒转变工作作风,发挥残联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加强对困难重度残疾人的走访探视,扎实开展残联干部直接联系帮扶困难重度残疾人专项工作。加强残疾人证核发管理,继续为行动不便重度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积极落实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加快推动残疾人证办理业务“网上办”“一网通办”。继续做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加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作力度。
  (二十四深入推进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落实好《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规范》和《专职委员工作规范》,积极推进村(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培训。积极参与第八届全国残联专职委员知识竞赛。
  (二十五)推动专门协会工作加快发展。落实《省残联关于推进各级残疾人专门协会党的建设的意见》,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正确发展方向。深入贯彻《省残联 关于加强和改进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林市残疾人联合会专门协会委员会工作规则》,加强专门协会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各专门协会联系服务本类别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